1892年8月4日,郎静山出生于江苏淮安淮阴清江浦。他的父亲郎锦堂当时是一位军人。
郎静山自幼即喜爱中国书画,并在12岁时于上海南洋中学师从李靖兰,习得摄影原理及冲洗与晒印技术。
1911年,他进入《申报》报社担任广告业务工作并以摄影为消遣。
1926年,他进入上海《时报》担任摄影记者,成为中国新闻界早期专业摄影记者之一。
1931年,他在上海开设“静山摄影室”,专门从事人像与广告摄影;同年,他与黄仲长、徐组荫合组“三友影会”,以将中国摄影作品送入国际沙龙场合,借此提升中国摄影界在国际艺坛的地位,同时透过摄影作品为中国改善其国际形象;该年,他以摄影作品《柳丝下的摇船女》(又称《柳荫轻舟》)入选日本国际摄影沙龙。
1934年,他以个人第一件“集锦摄影”作品《春树奇峰》入选英国摄影沙龙,并于其后逐渐在国际沙龙崭露头角[2]。
1937年,他因七七事变爆发举家迁往大后方(四川),并往来于上海、昆明与重庆之间,一面从事新闻采访、一面研究集锦摄影与创作。
1949年夏,郎静山应美国新闻处邀请到台湾参加影展并定居当地;当时,他仅自大陆携带四百张底片。
1950年,他在台北伙同来自上海、南京、广州、北京等地的摄影同好成立中国文艺协会,并担任主任委员。此外,他也在中国摄影学会于1953年3月25日正式宣布在台复会后担任理事长至1995年前后。
1951年,他发表《烟波摇艇》;在该作品中,他以中国黄山、香港摇艇、台湾芦苇为材料,综合三地风景构筑心目中的中国山河,这也成为他日后的创作模式。
1955年,郎静山在中华民国教育部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复厂于板桥镇后担任第一届厂长。
1959年起,郎静山在中国文艺协会担任文艺奖评审委员。
1966年,郎静山发起成立“亚洲摄影艺术联合会”(The Federation of Asian Photographic Art)。
作品分类
郎静山的作品大致可分为写实摄影、纸底作品、集锦作品、人像摄影、女性裸体作品及现代摄影作品六大类。
语录
“我主张在技巧上,应吸收西方科学文明,使照相不再是件难事;但要谈到艺术视界,无论取景或色调,我都认为应多研究国画中蕴含的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