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语言
  • 独家 > 照片故事 > 杨绍明:摄影家是一种严峻的人生选择
    杨绍明:摄影家是一种严峻的人生选择

    沿着北京后海南沿寻找杨尚昆的旧宅,转了几圈,才发现身边巍然伫立的大院,就是目的地。高高的院墙里,前后有两进院落。院子里一片静谧,杨尚昆当年的起居室、书房和会客厅,几乎都保持着原貌。

    记者将要拜访的主人公是杨尚昆次子杨绍明。见面后,他热情地同记者打招呼,在他的带领下,我们首先进入了一个小纪念堂,万花丛中,杨尚昆和夫人的塑像被摆放在正中央,两旁则挂着杨尚昆的油画像和名人书法作品,整个环境肃穆典雅。

    杨绍明现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世界华人摄影学会会长,是中国当代知名的摄影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在家中排行老二,从青年起就常常为领袖人物拍照,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都亲切地称他“小二”。

    和杨绍明对话,你一定会被点燃。他声音洪亮,极富激情和感染力。为了欢迎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到来,杨绍明特意刻了一张碟,里面有十张非常珍贵的历史照片,都是他的摄影作品。我们的谈话,自然就从这里开始了。

    中南海里的小摄影师

    杨绍明至今还保存着1959年他17岁时拍摄的一张照片。那是在中南海怀仁堂后面的草坪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准备接见先 进人物代表,他们刚在前排就座,说说笑笑间,杨绍明已经按下了快门。照片中每个人的表情都非常生动,神采飞扬,照片题为《领袖们》。

    杨绍明的摄影素材以及创作意识,与他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杨绍明的人生起点,始于延安宝塔山下。1942年抗战最艰难的时期,他在延安出生了。出生后不 久,杨尚昆夫妇就赶往抗日前线,邓颖超怀抱着尚在襁褓中的他感叹:“伯钊(杨尚昆夫人李伯钊)三过草地,走到延安,生下这个娃娃不容易啊!”

    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子女,杨绍明本可以选择更优越的发展方向,但他不从政、不经商,自打12岁那年父亲送给他第一台莱卡M2相机开始,就迷上了摄影。把摄影当作毕生追求的梦想,这让杨绍明在“红二代”的圈子里显得很特别。

    学照相伊始,杨绍明就是拍人物,先拍父母,然后拍中南海里的其他领导人。“当时,父亲是中央办公厅主任,我几乎成了中南海里的一个摄影小帮手。谁家要团 聚,就会叫:‘小二,给我们来张合影。’我也很用心,照完以后自己冲胶卷,自己放大。当时中南海有个摄影科,都是新华社摄影部中央组的记者,像侯波、杜修 贤、孟庆彪等等,我得空就向他们请教。”

    1961年,杨绍明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他说虽然自己当时是按照父母的意愿选择的专业,但之前的求学经历却让他刻骨铭心。当年,他被邻居公认为神童,一直 是中南海的孩子王,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因为偏科,数学成绩不好,杨绍明中考没有考上。“这是我人生经历中的第一次重大打击。当年,毛主席在所有孩子里一 直非常器重我,他还曾开玩笑说‘这个杨小二将来可以当中央委员,候补期18年’,因为他觉得我机灵,聪慧。但中考以后,我的一切希望都破灭了,每天耷拉着 脑袋不敢看人。记得那是1958年5月25日,我跟随毛主席等去十三陵水库,毛主席问‘小二你没有考上高中?’我说是。他问什么原因?我说数学不好。毛主 席说,没有关系嘛,你不要老是有干部子弟的优越感,没考上去接触工农群众也很好,干部子弟要和群众交朋友。这句话我现在都记得,在毛主席的激励下,我狠下 功夫,最终以平均分85分的好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

    杨绍明在高中时,就用相机留下了中央领导人的很多生动瞬间,读大学时,可以算得上“准新华社摄影记者”。毛主席访苏,杨绍明拍下毛主席站在舷梯上挥帽告别 的照片;1961年,毛主席在首都机场和章士钊聊天,这张照片入选全国影展;他还拍了贺龙读毛选、陈毅打乒乓球、李宗仁回国等。到1966年“文革”开 始,杨绍明已经在中南海拍了12年。

    内乱中的磨炼

    杨绍明说,他先后经历了战争年代、和平年代、十年动乱以及改革开放。在成长道路上,对他影响至深的只有“革命”二字。“如果我称得上是一个好的摄影家,是 因为我首先是一个比较坚定的革命者。”解放战争时期,杨绍明和家人经历了高山车祸、深夜抢过敌人封锁线等艰险。在延安时期,他见过采访毛主席的美国记者安 娜·路易斯·斯特朗;也见过给朱德写传记的美国作家史沫特莱……他说:“所有这一切,决定了我从小就属于革命、热爱革命。”

    十年动乱中,杨绍明因为家庭原因,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66年5月23日,彭真、罗瑞卿、陆定一和杨尚昆等四人被打成“反党集团”,撤职受批判。“父亲 那时一落千丈,而我大学马上要毕业,江青、康生来到北大煽动学生造反,康生说党中央刚刚打倒了‘彭罗陆杨’,杨尚昆就是你们同学杨绍明的爸爸!当时我就在 台下,话音刚落,我顿时就被同学围起来成了‘革命’的对象。”此后,杨绍明常常被拉出来批斗,“我记得斗我的时候,陆平和彭珮云是陪斗,陆平当时是北大校 长,彭珮云当时是北大党委书记。红卫兵拿着长枪把我的脑袋扎破了,我昏了过去,被扔在地下室里,幸亏同学晚上偷偷帮我把头皮缝起来,我才活了下来,如今我 头上还有被红缨枪扎的伤疤。”

    1968年,杨绍明作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被送到张家口一个部队农场种水稻,之后又被派到河北隆化中学教书。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外界传言, 杨尚昆曾参与了当时抓捕“四人帮”的秘密行动,谈到此事,杨绍明坦言,他和父亲完全不知情。“但我跟父亲是有联系暗号的。我当时正好去北京出差,外交部一 些干部子弟对我说‘小二(有)好事,江青被抓了’。我想怎么让爸爸知道呢?晚上就打了一个长途电话,辗转找到在临汾的父母。我告诉爸爸周信芳死了,周信芳 是著名的京剧演员,海派,‘四人帮’也是海派。父亲说知道了。这是一种默契吧。”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杨绍明才在北大全校大会上宣布平反,被分配到新华社担任摄影记者和编辑,工作8年,后来被评为高级记者。

    镜头中的慈父

    2007年,杨绍明历时3年,赶在中央纪念杨尚昆诞辰100周年之际,为父亲精心制作了一本画册《风云画典——一位饱经风霜的老革命》,书中收集了500 多页近千幅杨尚昆同志的历史照片。谈起父亲留下的最宝贵精神财富,杨绍明说就3个字——为人民。“别看字少,做到是很难的!我父亲做到了!”杨绍明动情地 说。

    1907年8月3日,杨尚昆出生在四川省(现属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长滩子四知堂。杨绍明告诉记者,四知堂有一个反腐倡廉的典故。“以前,当地有个叫杨震 的官员,有人晚上送来银子贿赂他,并小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没其他人知道,这点意思你就收下吧。杨震响亮地回答‘你知,我知,没关系,天知就是 神知,神都知道了,不行!你拿回去吧!’这个典故一直被父亲拿来教育和警示我们,要行得端、做得正,不能自欺欺人。”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