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卓琳和小孙子小弟都在看相框里的苏绣——“八十二加一”,表现的是中国人的隔代亲情。
1987年在北戴河海滨浴场,卓琳刚刚游完泳,穿着一件深蓝色的睡衣。
晚情1993年春节,邓小平和卓琳在上海西郊宾馆。
摄于1959年国庆节前,邓家的一张合影。(前排自左至右:邓楠、卓琳、邓小平、邓质方 后排自左至右:邓琳、邓榕、邓朴方)
邓小平1954年调来北京工作,1956年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当总书记以后习惯穿中山装,卓琳则是穿西装女服。 摄影:杨绍明
邓小平夫人卓琳的遗体告别仪式近日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卓琳的家人、亲属、以前的老同事,以及数千市民前来为卓琳送行。
曾经为邓小平及其家人拍摄生活照的杨绍明,特意将自己珍藏多年的邓家生活照送给卓琳的家人以作纪念。
记者见到了前来送别卓琳的前国家主席杨尚昆之子、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杨绍明先生。杨绍明身着一身深色西装,表情肃穆,手里始终捧着一个很精致的相册。
杨绍明告诉法晚记者,今天来送别卓琳,自己特意将几十年来为邓家拍摄的生活照找了出来,从中挑选了数十张最为珍贵的照片,并将这些照片重新洗印。“今天我要把这些照片送给卓琳的家人,留作纪念。”
记者了解到,这些照片都是杨绍明从1959年开始拍摄的邓小平及其家人的生活照片,其中包含了邓家大部分的家庭成员。
上午10时30分,参加完卓琳遗体告别仪式的杨绍明对记者说,在自己拍摄的卓琳照片中,反映邓小平和卓琳晚年生活的那张《晚情》最为珍贵。
杨绍明在家向本报记者介绍为邓小平一家拍照的故事 摄/记者王丹
独家专访
与邓家最熟悉的摄影家杨绍明接受专访深情回忆卓琳——
“老妈子,我们想念您!”
7月29日,卓琳同志逝世,噩耗传来,与邓家最熟悉的摄影家杨绍明非常痛心、非常惋惜。
近日,杨绍明接受记者专访,深情地讲述有关卓琳以及邓家的故事。
由于父母的原因,从小就与邓家非常熟悉、爱好摄影的杨绍明,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成了邓家的“业余”摄影师。
杨绍明的小名叫小二,每次邓家有什么活动,他都自愿前去义务摄影,为邓家拍了许多照片,包括卓琳和邓小平的合影,以及卓琳一家人生活、休闲的照片,照片上的卓琳或平静自若、或神采飞扬。
人物介绍
杨绍明,1942年生人,现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世界华人摄影学会会长,是前国家主席杨尚昆的次子。
吊唁卓琳
“老妈子,我们想念您!”不由得说出口
FW:您去卓琳家吊唁了吗?
杨:因为航班延误,8月1日夜里很晚我才到北京,2日一早我就赶到邓家。
进到灵堂里的时候我很激动,举目仰视,遗像是卓琳阿姨随邓小平同志访问美国时拍摄的,她穿着锦缎的旗袍,是一个很挺拔的伟大女性的形象。
我不由得说出:“老妈子,我们想念您!”
FW:为什么是这个称呼?
杨:我非常敬重小平伯伯和卓琳阿姨,邓家的后辈都是这样称呼他们的,我也是这样“老爷子”、“老妈子”地叫,习惯成自然嘛!
FW:您哭了吗?
杨:我深深地鞠了三个90度的大躬,紧张得腿和脚也颤抖了三次。卓琳阿姨的确是离开我们了,悲痛之余我也欣慰她的福寿全归。
赠送邓家一套新制作照片
FW:10日会去参加卓琳的遗体告别仪式吗?
杨:是的,肯定会去的,本来要出差的计划已经延后了。
FW:您为邓家拍摄了许多照片,参加遗体告别会不会带些照片?
杨:这几天一直在整理邓小平和卓琳的照片,遗体告别仪式时会带去新制作的邓小平和卓琳的一套照片送给邓琳、邓朴方及全家。
FW:您拍了多少张邓家的照片?
杨:邓家的人曾经问起过我,有多少张他们家的照片,我说多着呢!朴方幽默地说:“小二,我们家的好照片都是你照的!”当然,这样讲就言过其实了。
50年前就开始为邓家拍照
FW:您从什么时候开始为邓小平和卓琳拍照的?
杨:我从上世纪50年代时就爱摄影,那时候包括刘少奇、朱老总、邓小平和彭德怀等前辈们,都会叫我到家里为他们拍照,我那时是摄影志愿者,随叫随到。
FW:200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您前去参加一百周年大会了吗?
杨:2004年是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中央特别在人民大会堂安排了演出和纪念会,我意外地得到了邓家给我的晚会请柬。
我带上照相机拍下了整台节目,两天之内我做了整整一百张照片,全部放在相册里。在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的大会上,我用小推车把这些相册带进去,请邓家人转给卓琳阿姨本人。
之后通过电话听说老妈子看到了照片,很喜欢,这也是我代表我们全家对小平伯伯百年诞辰所表达的一份心意。
得知消息
嘱托妹妹第一时间去吊唁
记者:您最后一次见卓琳是什么时候?
杨绍明(以下简称杨):1998年,我父亲突然得了败血症,很快就离开了,在设立灵堂的第二天,卓琳阿姨就率全家前来吊唁。
记者:您是什么时间知道卓琳去世的消息的?
杨:7月29日当天我就知道卓琳阿姨去世的消息了。我当时正在上海出差,消息先是从部队传来,接着我妹妹也打来电话告诉了我。
记者:您是怎么做的?
杨:妹妹问我要怎么办,我说你们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赶去吊唁,随即就告诉助手赶快找一些卓琳阿姨的好照片。7月30日,妹妹和妹夫先代表我们全家送去了花篮,表达我们的深切缅怀。
缅怀卓琳
她是秘书兼“后勤部长”
记者:作为前国家领导人的夫人,卓琳给人的印象并不是高高在上,您觉得呢?
杨:我第一眼见到卓琳阿姨就觉得她很端庄、很精神。
卓琳阿姨很爱孩子,多子多孙。她既是一个好夫人,又是一个好妈妈、好奶奶。
记者:能举个例子吗?
杨:他们夫妻在江西的时候,经周总理批准把身体残疾的邓朴方接到身边照顾,小平伯伯和卓琳阿姨两个人就每天照顾他,给他擦洗、换衣服。
有一次,小平同志在干活的时候昏倒了,那是邓家最艰难的时候,但是卓琳阿姨一直对小平同志忠贞不贰。
记者:有报道说,卓琳是邓家的中心,是这样的吗?
杨:那时小平同志太忙了,要上班开会,所以卓琳阿姨是邓家的中心,准确地讲应当是:秘书兼“总后勤部部长”。不少老一辈革命家的夫人都是这样。
记者:她也做些家务吗?
杨:卓琳阿姨做家务也很厉害,他们家的饭很好吃,泡菜坛子,做豆腐的小磨,什么都有。
卓琳生平
卓琳(1916.4—2009.7.29),女,原名浦琼英,云南省宣威县榕城镇普家山村人。1937年投奔延安参加革命。1938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8月,经人介绍,和邓小平结婚。1943年9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秘书处新闻材料室组长。
1969年10月随邓小平同志到江西,在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
1973年任国务院办公厅机要秘书。1978年1月任中央军委办公厅顾问。